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57年,是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,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、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,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基础性、方向性、全局性、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,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、服务地方经济、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、促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关于农业、农村与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,始终牢记农业科研国家队使命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、面向“三农”建设主战场,坚持“顶天立地”的科技创新方向,带领全国农业科技力量,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,为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、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、宏观战略研究,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。以“籼型杂交水稻”“印水型杂交水稻”“‘中单 2 号’玉米”“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”“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”“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”“‘中棉所12’棉花”“‘中棉所19’ 棉花”“转基因抗虫棉花”“‘中黄13’大豆”“‘京丰1 号’甘蓝”“冬干鸭屎泥水稻坐秋及低产田改良”“豫北地区盐渍土棉麦保苗技术措施”“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”“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”“聚乙烯地膜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”“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体系”等为代表的 6000多项科技成果,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还充分发挥学科、专业门类齐全,高级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,围绕我国农业、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,开展了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、中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、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、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评价、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、中国农业区划、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宏观战略研究,为党中央、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,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,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产业化,为我国粮食增产、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注入了强劲动力。鼓励和支持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一线,不断探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,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、转化与应用。“十一五”以来,全院平均每年组织科技下乡7 万人天,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106万人次,示范推广新品种218 个、新产品 130个、新技术290项,示范推广面积5.5亿亩,示范推广畜禽2 .1 亿头(羽),为我国农业发展、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。
美国能源部专注于核武器研制和生产,专业从事美国能源行业管理以及能源相关技术研发等服务。
内蒙古机关党建网主要职责根据《党章》和党中央、自治区党委有关党的建设的条例、决定、决议和意见,研究制定自治区直属机关党的建设规划和加强改进意见,并按照单位和行业...
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,是中国农业科学院,致力于解决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,对外发布各种农业科学相关信息,让社会各界了解中国农业...
-
共青城是国内唯一一个以“共青团”命名的城市,中国共青城人民政府网站专业为你发布最全面的共青城本地资讯、共青城概括、共青城政务资讯、共青城政民互动等。
“学信档案”是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(简称“学信网”)各类学生个人信息档案的总称,涉及全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数据库中各类学生的学籍、学历、招生录取、助学贷款等信息...